守护杭州湾候鸟天堂
载于2023年8月15日中国蓝新闻app:
杭州湾上虞海涂“世纪新丘”是鸟类国际迁徙途中的“加油站”,每年有数十万只候鸟在这里歇脚。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对候鸟的影响,上虞将一项水利工程的造价提高了近千万,另一项投资达九千万元的电力光伏项目也为候鸟让道。
杭州湾上虞海涂“世纪新丘”位于钱塘江南岸,是一片约近万亩的湿地。盛夏时节,茂盛的野草长到了半人高,芦苇荡里,小鸟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
市民邱忠海穿着上虞野鸟保护者协会的服装,带着工作证和对讲机,在海涂边巡逻,一旦发现无关人员进入鸟类保护区,他便上前劝导。我国有4条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世纪新丘是其中“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必经之地。每年10月底到第二年3月份,数十万只鸟类到这里栖息迁飞,其中卷羽鹈鹕、东方白鹳、黑嘴鸥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邱忠海说:“一批候鸟在这个地方停息捕食加油的一个中转站。也就是说不可复制的一块候鸟迁徙地,千年形成的一个鸟道。”
邱忠海是上虞区野鸟保护者协会的会长。这个协会由一群摄影家等爱鸟人士组成,是上虞区人民法院牵头成立的当地鸟类司法保护基地的志愿者组织。
和邱忠海一样,每天都有野鸟保护者协会的志愿者在这里巡逻。在他们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人在默默守护这群远道而来的小精灵。
在“世纪新丘”区域的北面,是上虞水利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海塘安澜工程新建海塘段,眼下正在施工中,但这里没有机器轰鸣声,只有呼呼的海风伴着零星几台挖机填平作业的声音,在空旷的海涂边散开。
施工现场有6条宽60公分的管道,将泥浆从项目区5公里外的备土场输送到海涂。浙江江河建设有限公司安澜工程施工负责人陈治情说,按照常规机械填土的方案,这样大型的工程现场,上百台机械设备昼夜施工是常态,灯光、扬尘等污染不可避免。但他们在施工前临时修改了方案,选用了泥浆泵吹填工艺,工程施工到哪里,泥浆管道就通到哪里,基本没有尘土,施工噪音很小。“按原先的话,这个至少是几十辆车。因为一整片作业面我们都可以全部展开的。就是用管子来运,泥浆分层吹填上来,不是通过机械开挖,跟那个自卸车这种运输。我们这个输泥作业的话是24小时不间断的。晚上不亮灯。 ”
这一施工方案的调整,让上虞海塘安澜工程造价上涨了近千万元。
上虞海塘安澜工程于去年11月底正式动工,是浙江省海塘安澜十大示范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21.6亿元,建成后全线防潮标准将从百年一遇提升到三百年一遇。
项目一开工,就引起了野鸟保护者协会的注意。
邱忠海说:“他们一施工,我们就马上跟他们沟通。一共沟通有六七次,他们当然是引起重视的。站在我们民间野生鸟类保护的这个角度,我们写了一个报告给他。就是要给鸟一个生存的环境。”
今年初,上虞区人民法院联合上虞生态环境分局、资规分局等单位以及野鸟保护者协会,与安澜工程建设指挥部共同商讨此事。项目总承包方上虞水利建设集团董事长陈海华说,原定的施工方案,项目需要300万方土方,用渣土车运输要运20万台次,相当于每天有500辆车进出。他们也正在考虑施工的环保优化方案,爱鸟人士的提议,让双方形成了合力。“实际上他们跟我们联系之前,我们在谋划这个方案了。我们共同研究这个区域怎么样破解,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这么一个矛盾。行业主管部门也是非常支持我们这个事情。”
负责协调此事的上虞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三庭庭长孙芳芳说:“我们从第一次跟他们接洽过程当中,共识还是比较明确的,年初提出来修改施工方案,他们马上就采纳,就去修改报批。”
施工方案的修改,牵一发动全身,影响施工组织、检测方案、工程质量等。上虞水利建设集团副总经理方磊说,为了修改这个方案,他们争分夺秒、加班加点,赴现场踏勘无数次,并多次进行协商座谈、专家论证,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在今年三月完成了定稿。“我们这个方案到底可不可行?投资造价要增加多少?各个专家多轮的咨询。相应的对于投资预算的增加,1000万,毕竟也不算小。参建方也都是我们省内的几个龙头企业,包括省水利水电设计院,包括浙水股份,包括江河,他们也是有社会责任。我想这个是方案能够推进下去的首先大背景。”
在优化施工方案的同时,上虞区人民法院与安澜工程项目方组织了护鸟支部共建。野鸟保护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成了安澜工程的常客。他们在项目区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宣讲和摄影展。每位施工人员还签订了保护鸟类资源及鸟类栖息地承诺书。
邱忠海说:“就把我们的拍摄的鸟的作品,包括沿路加宣传牌,对施工的员工,也要进行普法教育。工人们也感到很新奇了,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鸟,他们也说这个要重视。对野生鸟类的伤害、捕捉明显减少了。”
在“世纪新丘”,为了守护这些候鸟,海塘安澜工程不惜将造价提高近千万,而另一个九千万元的电力光伏项目则为它们重新选址。
沿着上虞海涂与公路的交界处,跟着上虞区野鸟保护者协会护鸟队长王纪炎一路行走,记者发现数十个篮球直径大小的水泥石墩,每个石墩上都有明显切割痕迹的钢钉。王纪炎说,这些石墩是太阳能光伏板拆除后留下的。
去年,国网绍兴市上虞区供电公司计划在此建设海涂光伏项目,当时,电力公司临时在这里铺了二十块光伏板,做了一个小型发电系统。这一举动引起了王纪炎和队友的注意,因为光伏板的反光可能会对候鸟造成视觉干扰。王纪炎说:“巡逻过程中,挖机在作业了以后,我们发现了这种水泥墩子。因为有一种对照物的,在绍兴三江闸那边,就是装了好多的光伏发电板。原来那里我们去拍鸟的时候,也看到很多鸟,自从装了光伏板以后,候鸟迁徙的鸟,就几乎都没了,就不来了。我们就感觉到这个事情问题有点严重了。”
这个海涂光伏是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周边企业的配套项目,是一个绿色低碳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9000万、发电量20兆瓦,是绍兴市“十四五”光伏发电倍增计划的重要项目。上虞海涂地势开阔、采光充足,前期测试结果显示,其等效发电时长比城区的企业屋顶光伏项目高出20%以上。国网上虞区供电公司新能源项目负责人魏振康说,就在爱鸟人士奔走呼吁的时候,电力部门也发现了问题。“在勘测过程中,把一部分光伏的测试板做上去以后,突然有声音过来了。那天还下着雨,他们就领着我走了一圈,那个地方水面上鸟很多。马上向我们公司领导反映这个情况。工程类的人员进出,施工的都马上停下来。”
一边是湿地保护,一边是产业发展,如何抉择?双方同时向上反映情况。几天后,上虞区发改局组织相关部门就该项目的去留进行研讨,最终决定重新选址。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林政科科长章庭说:“没几天发改局牵头开了这个会。很快就达成一致了。过了一段时间,那个测验板都已经拆掉了,全部恢复原状了。”
电力部门火速推进项目备用方案,将这20兆瓦的任务化整为零,在颢宇科技、飞达环保、舜东建材等企业屋顶上分布式铺设光伏板。为此,电力部门与各企业进行谈判,前后花了八个月的时间。
魏振康说,海涂上建光伏板是否对候鸟有影响,没有人能准确判断。光伏板可以挪位置,但鸟道如果破坏了,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就不可能再回来。他们宁可信其有。“说实在话,光伏电站一建,你说这个电站对候鸟会造成什么样的情况,大家都说不上来。迁徙的路径它可能都要变,那么这个事情就麻烦了。光伏是人为的,可能我们工作难度大一点,鸟是他自己来的,我们要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世纪新丘”建设的光伏板等设施,拆除后继续使用,并没有浪费。而现场没有搬走的水泥墩,留下了工业发展为生态保护让路的痕迹。
上虞区野鸟保护者协会会长邱忠海说,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化工产业集聚区,但这些年,化工业排出的异味变少了,护鸟协会的摄影爱好者们拍到的珍稀鸟类越来越多。“我们听到政府能够把这个项目能够转掉,我们大家都是很开心的。我们拍到的品种有已经有三百多种,国家一级保护、二级保护的鸟类,有二十多种。像今年东方白鹳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本来是单批的来这里,今年我们发现四十多只,也是比较罕见的,就说明这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都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成立于2019年的上虞区野鸟保护者协会,如今已拥有200多名成员。其中,有不少人是曾经的盗猎者。为了让盗猎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上虞引导他们加入野鸟保护者协会,并酌情减轻处罚。老王曾在2019年因非法狩猎野鸭受到处罚,随后的三年里,他加入了野鸟保护者协会,白天在附近鱼塘打工,晚上成了护鸟人士。
老王说:“鸟类协会组成一个巡逻队,我们就住在鸟类基地,好几年了,每天要去巡逻的,晚上也要到九点、十点。”
保护候鸟,正有越来越多的力量加入进来。2019年,全省首个“野生鸟类司法保护基地”在上虞成立。
去年,上虞区出台了《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方案》。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上虞分局林政科科长章庭说,上虞的很多普通百姓也加入到杭州湾候鸟天堂守护者的行列。“各个民间部门,学生心里、家长心里都已经有很强的意识。特别是幼鸟繁殖期会有一些幼鸟从它的巢穴中掉落,热心市民看到以后,就会第一时间给我们打电话。几乎我们所有的幼鸟(救助)都是由老百姓打电话来通知我们的。一年的话差不多能够达到个100次左右。大家都会对小动物生态保护非常有兴趣。”
今年,上虞安澜工程项目法人还联合项目承包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江河建设、浙水股份共同出资设立了野鸟保护基金,每年10万元,共三年,用于海涂野生鸟类食物补给。
而更大、更具前瞻性的一张保护蓝图正在绘就。今年五月,安澜工程指挥部启动了杭州湾南岸上虞滨海候鸟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项目研究。上虞水利建设集团董事长陈海华说,他们希望在项目的红线范围内将生态修复提前到项目规划上来通盘考虑,而在项目红线范围外,将营造更加适宜鸟类生存、繁衍的栖息地环境。“后续这个项目,我们可能有3000到4000亩湿地,野鸟生活环境的一个重塑。根据野鸟的习性,构筑不同的浅水区、生态区。我们在项目区外需要承担一些生物多样性的责任。”
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专家孔凡斌认为,从眼前看,上虞的两个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升高了,但从长远看,这部分的额外投资,将会大大降低项目潜在的生态风险成本,甚至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产品收益。
“二十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示范省。主动作为,把生态保护放在我们整个的项目工程建设设计建造、整个运营管理这个过程之中,他无形中对于提高我们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巨大的帮助。绿色生态的一些经济的工程的推动下,我们国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得到相当的保障。我觉得意义重大。”